上海泰可思财税网
咨询热线: 021-62477988

热点话题 -两会:财税改革

 

 

更新日期: 2005年3月7日

上海泰可思财税网消息    2005年3月4日

两税并轨不出台 损害谁的利益

每日经济新闻消息:奇迹终于还是没有发生!几乎可以肯定:今年两会将不会审议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“两法合并”草案。这也就意味着,2006年实现两税并轨的可能性为零,最快也要到2007年。

这同时也意味着,目前这种中资企业的实际税负在22%至24%之间,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在10%至13%之间的不平等格局至少还要保持两年,甚至更长时间。

这样一种格局不改变,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呢?

有人列举了以下这些后果:外资企业可以很轻松地开出高薪,挖走中资企业中最优秀的人才;外资企业也可以很轻松地用较低的成本,在中国的市场上把中国的企业挤垮,造成中国工人的大量失业;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,被中国减免的税收,在被作为利润汇回这些外资的母国后,其中一部分又作为其母国政府的税收,被用来补贴那里民众的医疗、教育、养老等。

这是否有漠视国内企业利益之嫌呢?

“中国的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外资的拉动”———这是反对两税并轨”一方的一个重要理由。

但现实情况是,中国目前真正缺少的并不是资金,而是投资机会。

银行有十几万亿人民币的储蓄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,因为竞争的不平等,总额超3万亿人民币的外资享有了“超国民待遇”的投资机会。

由于税收政策的不平等,居然出现了数额巨大的具有黑色幽默色彩的“假外资”,即中国企业的资金先通过其他渠道“走出国门”,然后再以外资身份回到中国投资设厂。

而如果在税收上一视同仁,这些资金原本是不必到国外去兜那么大一个圈子,便宜那些注册地的外国政府的。

给外资以“超国民待遇”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,就是外资的到来将带来技术进步。

但不久前商务部对外经济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发布的《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》却披露了一个相当惊人的事实:“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结果是核心技术缺乏症!”

报告指出,虽然从中国生产出口的产品日益增多,而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却没有多少。

譬如DVD产品的65项专利中,我国自主的有33项,但有10项不是核心技术;电视机的40项专利中,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不过18项。

之所以会如此,是因为跨国公司在投资时,“仅仅将商品产业中最没有附加利润的组装环节放在了中国,看重的就是中国的无限供应的廉价劳动力”———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并没有变成现实。

给予外资优惠税收政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,但是时移事易,有关政府部门应及时调整政策,当断则断,不能久拖不决。

关闭本窗口

上海市计算机公众信息服务业准营证第10522号
建议使用 800*600 分辨率 IE4.0及以上 浏览观看
泰可思财税网版权所有2000-2005
Tel: 021-62477988,62473877Fax: 021-62470326
E-mail:caishui@caishui.com